想取「4」的你應如何取捨?
在這個操題的四月,經常有學生求教:「Spencer Sir,我知我唔夠分,但係我想攞4可以點做?」。每年數學「4」以上的成績大約有35%考生,得分門檻為65%分數,平均計算(極粗略)即是卷一要取得68/105或者卷二的30/45程度(每年標準皆有不同)。程度較弱的同學,有個「4」的確對於升學更有信心,但如何可以突圍而出呢?方法是有的,請恪守以下幾點建議。
- 同學一定有足夠時間完成,因為同學不是所有題目都要識做。
- 日本有一諺語「油断大敵」,中文亦有「大意失荊州」。意指失敗多數源於不小心引致。所以,做任何題目小心為上,不要輕敵。特別是分開幾個部份的題目,如果(a)part 大意失分,其他部份都會危危乎,前功盡廢。由於大家時間相對充裕,我建議不要心急,慢慢做,心急只會壞了大事。
- 由卷一開始說起。甲(一)必殺。此乃同學的首要本份。要知道,甲(一)甲(二)及乙部分數相同,但性價比卻不同:即是在甲(一)取得一分的難度與乙部的一分的難度完全不同。所以甲(一)完勝,對整體分數幫助很大。不過,如遇到有些解釋題,就比較難取得分數,不過極其量只佔兩分左右。所以甲(一)目標為33-35分。
- 甲(二)部份開始深奧起來,加上有大量解釋題,並不是一般計算題「計到答案便可」的一種,充滿不確定因素。對於這程度的考生,只要讓出這部份的解釋題容後處理,把握時間做其他題目,便可保留時間及士氣。這些題目一般只佔兩分左右,即合共10分左右。但其他部份都要必殺。甲(二)目標為25分。
- 由於乙部太難,是「5」以上考生的戰場。所以同學如果只想要「4」,明顯你們不是乙部的「目標顧客」,做不了乙部的題目也不難怪。但是,我仍深信取「4」的同學不至於完全不能做。所以我的建議是,乙部則掉轉。目標為每題要取得兩分。就算完成本份。乙部目標為10分。
只要做到以上的目標,分數剛好68-70分,取得「4」的門檻。當然,如果同學可以做得更多,就能問鼎更高的分數,確保有「4」。「話唔埋5都有機會喎」⋯⋯ 容許筆者潑大家冷水:「不要FF太多」,「4」的光譜很闊,有12-15%分數,任你有超水準表現,都應該逃逸不到「4」的「結界」吧。再者,既然要以取「4」為目標,可見大家能力止於此耳,還是努力把目標做好吧。